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潇潇

轻轻的你来了,正如我静静的等候!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说教师的“导”  

2012-03-07 23:20:13|  分类: 教育教学反思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说教师的“导” - 潇潇 - 潇潇

   

  今天有幸能和课改年级的10名老师一起到堡子中学学习课改经验,上午扎实的听了三节课,听着各位老师精彩的课堂组织教学,让我思绪万千,想起了教师课堂上的“导”!导哪里?如何导?

  “导”在字典里的基本字义有三层:1、指引,带领:领~。引~。向~(引路的人)。倡~。推~。~引。~游。~向。~师。~言。2、传引,传向:传~。~热。~致(引起)。3、启发:开~。教~。因势利~

  教了十多年的初中数学,一去听课首先就是选择听数学课。今天我听的一节是七年级数学《2.2.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—加减消元法》。总认为数学学科的思维非常严密,逻辑性非常强,从教材内容的编排就看得出来。先安排了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:代入法。说简单其实不简单,代入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,也是为了后面加减法的学习设下铺垫。
  教材在编写加减法的例题很有艺术,安排了三个例题,其中第一个例题是
        2X+5Y=9。。。。。。。。(1)
        2X-3Y=17。。。。。。。。(2)
  教材先引导学生用代入法解答。然后提出问题“还有没有更简单的解法?”让学生去思考,其中教材提示内容是“方程1和2都有2X,为了消去X,干脆把方程1减去方程2就可以了!”——(有些不妥:没有讲道理,就说是“干脆”!)
  我个人觉得教师的第一个“导”就应该在这里:学生已经凭着前面的学习,对这个方程组会用代入法解答了,学生也展示了他解此题的过程,这是老师应该“引导”学生去观察方程组中各项、各系数、每个方程左边和右边的特点,让学生找出不同点,相同点。顺然得出用方程1的左边减去方程2的左边,右边减去右边。在此自然消去了未知数之一X,达到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目的:消元!
  教材层层推进,设置了第二个例题
       7X+3Y=1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(1)
       2X-3Y=8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(2)
  有了前面的“导”。学生对加减法解方程组有了一定的知识形成,稍微点拨一下就能解此题。
  关键还是例题3
        2X+3Y=-11。。。。。。。(1)
        6X-5Y=9。。。。。。。。(2)
  学生观察发现,这个题目与上面的例题1、例题2不一样,系数没有相同的,也没有互为相反数的。我觉得教师的第二个“导”应该在这里。如何将未知数的系数化成相同的或是互为相反数的?如X的系数方程1中是2,方程2中是6,让学生借用“旧”知识:等式的基本性质“等式左右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式子,等式仍然成立”“导”入到新学知识中来,顺理成章的得出解答方法。
  教师的第三个“导”应该是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后,“导”——启发学生对于任何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可以用加减法来解答,甚至是多元一次方程组。还可以通过练习: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指定要消去哪个未知数,然后用加减法来解,达到学生对加减法的熟练运用。
  还记得,一位专家说过“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(学生)”。在知识的传授上,其实又何尝不是呢?学生自主学习,遇到一个个的“障碍”,教师就总是等在“障碍”处,设置情景,引导学生,启发学生“加桥”“铺路”,逾越一个个的“障碍”,成功到达知识的彼岸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42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